法国杂志社遭恐怖袭击12人遇难 伤者遭补枪(图)

法国巴黎《查理周刊》杂志社7日遭一伙武装人员持冲锋枪和火箭炮袭击,导致包括周刊主编在内的 至少12人死亡,多人受伤。警方说,武装人员已逃离现场,目前尚不清楚他们的身份。事发后,法国总统弗朗索瓦·奥朗德赶往现场,把这起事件定性为恐怖袭 击。这是法国本土40年来遭遇的死亡人数最多的恐怖袭击。法国政府随后把巴黎地区安全警戒提升至最高级别。目前,尚无任何组织宣称对该事件负责。2011 年该杂志也曾因刊登内容招致宗教人士不满遭炸弹袭击。

美媒称巴黎恐袭嫌犯其中1人死亡 另有2人被捕

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,法国讽刺杂志《查里周刊》7日早上遭恐怖袭击,导致至少12人死亡,多人受伤。目前,参与袭击的3名嫌犯其中一人死亡,另两人已经被拘捕。

据媒体此前报道,3名嫌疑人的身份和年龄目前已经确定,嫌犯其中之一生活在法国东北部城市兰斯,三人年龄分别为18岁、32岁、34岁。

其中,30多岁的两名嫌犯为兄弟,18岁的嫌犯在案件发生时负责放风,两名兄弟负责袭击。两兄弟其中一人数年前曾因犯罪行为被判处监禁,目前3000名警察在法国全境展开行动。

“毫无疑问,这是一起恐怖袭击”

法国检方调查人员说,袭击事件已造成12人死亡。警方发言人孔滕托说,有10人在这起事件中受伤。根据他的描述,事发现场如同“大屠杀”场面。

了解事件调查的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记者,两名男子当天手持冲锋枪和火箭炮闯入位于市中心的《查理周刊》杂志社总部,并与警察交火。这名消息人士说,武装人员劫持了一辆轿车,在逃离时还撞倒一名行人。

事发后,奥朗德赶往现场,并把这起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。他对在场媒体记者说:“毫无疑问,这是一起恐怖袭击。”

现场还原

暴徒点名射杀特定记者

因为最近收到了针对杂志社的威胁,几周以来,杂志社增加了守卫力量。但袭击者的到来却始料未及。

约11点半时,几名持枪的暴徒冲进大楼,“见人就开枪”,法国警方发言人孔滕托在事后表示这是一起“屠杀”。

几名目击者称,袭击者十分熟练和镇定,他们点了几个特定记者的名,然后将其射杀。目击者拍摄的视频片段则显示,袭击者非常“珍惜”子弹,他们瞄准目标,两枪毙命。

“我们先是听到大街上有人喊叫,”一名叫布林格的记者,是幸存者之一,他供职于大楼内的另外一家媒体。他说,“我们看到几个蒙着黑色头巾的枪手,拿着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进入了大楼。我们赶紧报警。几分钟后,我们就听到了密集且激烈的枪声。我们赶紧往楼上跑,跑上了屋顶。”

很多人跑上屋顶得以从这场屠杀之中幸存。

《查理周刊》的漫画家科琳娜因为去送女儿上幼儿园而晚来了一会儿,她到了之后,正好遇到了袭击者,她躲在桌子下面躲过了一劫。“袭击者说着非常流利的法语,他们说他们属于基地组织。”科琳娜回忆到。一名目击者表示,他听到袭击者大喊“我们已经替先知穆罕默德报了仇。”

街头枪战

大楼内的枪案发生后,3个警察骑着自行车赶来。

“大约10分钟之后,我们就看到两个拿枪的男人跑到了大街上。3个警察骑着自行车来了……”布林格回忆到,枪手和警察在大街上交火,而大街上的枪声,“比大楼里的枪声还多。”布林格说,之后暴徒坐了一辆汽车逃走。

有目击者看到一名警察倒在了路中间的血泊之中,生死未卜。随后不久,警方发言人也证实,遇害者中包括数名警察。

劫车逃跑

孔滕托表示,有3名枪手坐进了一辆雪铁龙 车,车内加上司机有四人,他们向巴黎东北部方向的庞坦门逃去,在那里丢掉了第一辆车,劫持了第二辆车,并将司机拽出车外扔在路上。

截至当天下午,袭击者仍然在逃。目前法方已经部署大量警力和士兵搜寻袭击者下落。

而遇袭大楼周围的建筑都封闭起来,几百米处的一辆警察,防弹玻璃上千疮百孔,全是弹痕。(高美)

法国全国哀悼 降半旗三天

在巴黎一家杂志社遇袭造成12人死亡后,法国总统奥朗德7日晚宣布次日为全国哀悼日,呼吁民众集体哀悼枪击案中的死难者。

奥朗德当晚8时在爱丽舍宫发表电视讲话说,今天遭到攻击的是整个共和国。他同时宣布8日为全国哀悼日,呼吁全法民众在中午时分为枪击案遇害者默哀追思,并要求全国连续三天降半旗致哀。

影响

曾致法国驻20国使领馆关闭

在2006年和2011年,《查 理周刊》曾多次刊登讽刺穆罕默德的漫画,引发了巴黎大清真寺和法国伊斯兰组织联盟的抗议。2011年11月,该周刊刊登了一幅取笑伊斯兰法典的漫画,封面 上写着“客座编辑穆罕默德”。第二天,位于巴黎的办公室就遭到了燃烧弹袭击,网站被黑,员工受到死亡威胁。不过这并没有让他们“退步”。《查理周刊》很快就出版了新的杂志,头版是一个大胡子的穆斯林和一个男子接吻,男子穿着黑色T恤,上面写着“查理周刊”,标题叫作《爱强于恨》。

2012年,《查 理周刊》又引发了轩然大波。当年因为一部涉嫌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电影在美国上映,全球众多穆斯林国家掀起了抗议浪潮。然而就在大家神经都极度紧张 的时刻,9月19日,他们在头版和内页刊登了影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讽刺漫画,当天上午刊物就被抢售一空,大卖7.5万份。这一刊物却导致法国政府不 得不在21日暂时关闭了20国的使领馆以防不测。

争议

为言论自由还是为销量炒作?

法国媒体有讽刺时政的传统,著名的《鸭鸣报》也因经常将政治人物作为调侃对象多次被告上法庭。不过《查理周刊》的做法更为大胆。2012年9月19日的刊物出版当天,媒体纷纷向法国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:你是否认同《查理周刊》的做法?

支持的人说,法国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,在言论自由上不能打折扣。

但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则表示,其做法好比火上浇油。法比尤斯强调言论自由至关重要,但如果被看成是故意挑衅,那就缺乏责任感了。

时任法国总理埃罗则认为,什么事情过火就欠妥。他说,法国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,幽默也有它的自由空间,“如果有人感到他们的信仰受到了侵害,认为有超越法律界限的行为,可以诉诸法院裁决。”

《查理周刊》的做法,不乏被批评是为增加销量,杂志刊登涉及宗教题材的讽刺漫画常会热卖。

在德国,讽刺杂志《泰坦尼克号》也是常常因为讽刺过头而官司缠身,被诉上法庭。

2012年的7月号,该杂志刊登了讽刺教皇本笃十六世的内容,杂志的发行量因此增长了70%。该杂志的做法引起许多天主教徒强烈的不满。教皇本笃十六世也感到他的私人权利遭到损害,把这份杂志告上了法庭。

《泰坦尼克号》创刊30年来,曾经多次遭禁,诉讼缠身。讽刺杂志与言论自由之间的边界到底在哪里,也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议题。(高美)

追问

1、谁是血案凶手?

行凶者“说流利法语”,外媒称或系参加极端组织法青年

法国媒体称,参与袭击者可能是参加极端组织的法国青年,他们可能在叙利亚参战时被极端化在回国后策划了袭击。

英国媒体报道称,两个持枪歹徒穿着典型的“圣战制服”,头戴黑色的头套,身背卡其色弹药袋,带着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,从监控录像可以听到枪手高喊“为先知复仇”。“袭击者说着非常流利的法语,他们说他们属于基地组织。”周刊的漫画家科琳娜回忆到。

报道称,在报社的窗户上有个直径很大的洞,警方称这是武器留下的孔洞,可能是威力很大的武器造成的,并意味着2名武装人员可能是经过非常全面训练的恐怖分子。

从袭击规模来看,可能是有组织有策划的极端组织所为。但目前也不排除可能是“独狼”的行为。袭击者的人数暂无统一说法,警方称包括一名司机共4人,而多家媒体报道中称有2人。

2、是否经过精心策划?

袭击者选择在例会袭击;“作案手法像是经过军事训练”

有目击者表示,袭击者的武器还包括火箭发射器,其作案手法,像是经过军事训练。

英国媒体表示,这可能是法国40年来最为严重的恐怖暴行,而袭击者显然是精心策划,精心执行。杂志社位于巴黎市中心,其选择在杂志社每周一次的例会期间发动袭击,并能够在袭击之后坐车逃走。

报道称,虽然该杂志社曾遭受多次威胁和袭击,但目前《查理周刊》所在的办公地点的门前并没有任何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

3、杂志社为何成为目标?

被称为“反穆斯林典范”,主编多次受死亡威胁

据外媒报道,《查理周刊》被称为“反穆斯林的典范”。早在2011年就已成为了一些恐怖袭击的目标。

死者中《查理周刊》主编斯特凡·沙博尼耶多次收到死亡威胁,并因此生活在警方保护之下。他此前已经收到多次死亡威胁,巴黎警方派了一名警察去保护他,而这名警察也在袭击中牺牲。

2013年,接受采访时,沙博尼耶说,曾由于出版一期漫画而被警方持续不断地保护了4个月。“杂志社